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考研真题复习重点网课

本书是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第2版)的配套题库。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收录了人大、北大、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财、厦大、北航、首都经贸大学、华南师大、华中农大、湖南农大、东北财大、华中师大、中国传媒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通过本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严格按照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2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考研真题和典型题并进行详细解答。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热点,供强化练习。



1公共利益[华南师大2013年研;人大2012年研]


答: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①“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②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③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④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2公共政策学[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公共政策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系统、决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元政策研究),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政策研究等。


3政策客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4基本政策[湖南农大2018年研]


答:基本政策又称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是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基本政策衍生自总政策,是总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同时它又是该领域或方面的元政策,对该领域或方面的具体政策起管总的、统摄的、统帅的作用。基本政策又可分为两类:①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的、针对全国所有机构部门的根本指导原则,即基本路线、基本方针。②某一领域各个部门开展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


5元政策[湖南农大2012年研;中国传媒2011年研]


答:元政策,又称总政策,是指政策体系中统率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元政策的基本功用在于保障其他各项政策遵循同一套政策理念、谋求实现统一的政策目标。因此,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认识到元政策或总政策的这一功用,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6思想库[人大2012年研]


答:思想库是指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思想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思想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生产思想。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并且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②教育公众。主要体现在出版刊物;在主流媒体接受采访;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等。③汇集人才。体现在培养未来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网络社会精英,为新政府输送官员等。


7政策环境[华中农大2012年研;东北财大2009年研]


答: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对政策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因素皆可归为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可划分为:①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框架。②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换言之,一般环境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依赖政策主体对其加以观察、识别、理解和寻找。


8政策执行[人大2011年研]


答: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政策执行是一个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政策宣传;②政策细化;③物质与组织准备;④组织协调;⑤选择政策试点;⑥政策推广;⑦政策监督。作为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政策执行不仅表现了政策过程各个阶段所具有的共性,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而言,政策执行主要具有下述几方面的特征:①对象的适用性;②执行的灵活性;③执行的有序性;④过程的动态性;⑤执行的协调性;⑥执行的时限性。


9政策议程[中山大学2011年研;北航2010年研;首都经贸大学2008年研]


答:公共政策议程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只有一小部分社会问题被公共决策者所关注,政策议程即是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在政治系统中存在着多种政策议程。查尔斯·琼斯从政策活动的功能方面将政策议程分为:①问题确认议程;②提案议程;③协议议程或讨价还价议程;④持续议程。


10公共政策合法化[东北财大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华南师大2013年研]


答: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指所选择的优化的政策方案上升为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政策的合法化是保障政策具有合法性和主要依靠法律机制来贯彻执行的重要环节,由国家有关的政策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立法活动与审查活动所构成。从广义角度而言,一般认为,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是指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偏重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它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11政策评估[中财2010年研;河海大学2013年研]


答: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作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基于上述观点,政策评估的内涵包括:①评估的对象为足以影响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计划;②评估的方法为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③政策评估者包括官方的、非官方的评估;④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政策产出和政策结果,其中尤其以政策结果为重要。政策评估目的是通过将评估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人员,促使他们适时做出政策反应、选择好的政策方案、及时调整不当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的行为,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