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答案复习参考书



高校考研专业课的历年试题一般不对外公布且不提供答案,虽然各大高校一般不指定参考书目或所指定的参考书目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多考题大同小异。


本书是与考研科目为“国际关系史”配套的题库,参考众多国际关系史经典教材的体系,共分为10章。主要有以下特点:


(1)题型丰富。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名校考研真题的常考题型进行分类。


(2)精编典型试题,提供详尽的参考答案。试题覆盖了该科目的常考知识点,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拓展。


(3)精选详解考研真题,可以熟悉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目录:


第一章 1500年前后的世界以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二章 19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外交体系等)

第三章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世界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

第五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七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第八章 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九章 两大阵营的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十章 两极体系的瓦解和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第一章 1500年前后的世界以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一、概念题


1东亚封贡体系


答: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通过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使朝贡国有利可图,促进周边国家同中国进行贸易交往和往来。在一定程度上以“德化"力量维持了中原王朝周边的稳定和安全,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独特的地区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中包含了中国封建王朝所关心的道义上的价值和藩属国和朝贡国所关心的商业价值。然而这是一种不对称的贸易关系,加重了中原王朝的财政负担,从而加速了朝贡制度的崩溃。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越来越闭关自守、走向僵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2穆斯林世界


答: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公元750年,阿拔斯哈里发王朝建立,结束了争夺王位的十年内乱,762年,首都从大马士革迁到巴格达。在阿拉伯出现的伊斯兰教文明成为了一种纽带,依靠这种纽带建立了庞大的穆斯林帝国,并逐渐形成了穆斯林世界。该体系以伊斯兰教为纽带,靠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来维系,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位最为突出,对东西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8世纪中叶开始,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逐渐衰落,分裂为众多穆斯林邦国,伊斯兰教内部也是教派林立,加之欧洲十字军、蒙古和突厥的入侵骚扰,整个穆斯林世界陷入了混乱状态。另外随着宗教认同被削弱及帝国中央的衰落,穆斯林世界在西方列强的侵扰和内部动荡中逐渐瓦解。


3欧洲秩序


答: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此时的欧洲秩序还是尚未稳定的国际秩序,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4掷出窗外事件


答:“‘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这一事件。长期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的波西米亚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更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然而,狂热的天主教徒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该事件导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掷出窗外事件”也成为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5三十年战争[中山大学2013年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研]


答: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导火线是“掷出窗外事件”。一方是以法国为首的新教联盟,另一方是以哈布斯堡为首的天主教联盟,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哈布斯堡王朝最终战败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三十年战争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确立了国家的主权原则、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促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