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高等教育学考研大纲复习范围
第6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一、选择题
1.认为可以通过背诵古典语言(拉丁语,希腊语、古汉语)和解答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来提高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观点属于( )。
A.相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经验泛化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它还认为,学习要想取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难记的古典语言(如拉丁语和希腊语)、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认为是训练官能的最好材料,而对实用性强的英语、法语及其他实用知识的教学则不重视。
2.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知新”,从迁移的观点看,这是一种(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下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在另一种情境下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如果先前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在另一种情境中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起积极作用,这称为正迁移。如果先前在一种情境中学习的某种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起阻碍作用,不利于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这称为负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则为逆向迁移。“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3.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又因从高等数学到初等数学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属于又是逆向的。
4.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5.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D项,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
6.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7.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8.( )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B项,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C项,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D项,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9.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B项,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C项,横向迁移是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且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D项,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或指某种 下位能力的学习向更高一级的能力学 习发生的迁移。
10.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定势通常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侧向迁移。“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正是这种迁移。
12.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迁移,也称为横向迁移、侧向迁移。
13.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
B.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C.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
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14.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发展而来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5.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
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
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
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
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哈洛这个实验是证明学习定势影响迁移的经典例证。实验结果表明猴子通过多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如果选出的物体受到奖励,下次再选它;如果未受到奖励,下次就选择别的物体。在这种定势的积累下,猴子在后继的解决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16.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倡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桑代克等人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17.以下关于迁移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B.在同化迁移中,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得到某种充实
C.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垂直迁移
D.定势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上层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层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8.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 )。
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
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
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
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桑代克等人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领域。迁移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
1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 )接近。
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产生式理论
D.学习定势说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这种说法与皮亚杰的观点相似。
20.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形式训练迁移说认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二、填空题
1.( )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答案】学习迁移查看答案
2.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 )和( )。
【答案】正迁移;负迁移查看答案
3.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 )化、( )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答案】概括化;系统化查看答案
4.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 )与( )转化的关键。
【答案】能力;品德查看答案
5.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答案】官能心理学查看答案
6.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 )及其( )。学习要想取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答案】难度;训练价值查看答案
7.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 )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答案】共同成分查看答案
8.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内的( )。
【答案】知识结构查看答案
9.原有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倘若在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 ),反而可能会出现( )。
【答案】正迁移;负迁移查看答案
10.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 )、( )、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
【答案】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查看答案
11.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 )。
【答案】学习的方法查看答案
12.定势也称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 )。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答案】心理准备状态查看答案
13.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 )与( )的过程。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
【答案】协调;整合查看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怎样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
答:教育系统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及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品德。而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可靠标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和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以有效促进迁移,提高教学成效。
(1)精选教材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