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大纲
333教育综合复习指南
本书是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教育综合》的专用教材。本书遵循“《教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的章目编排,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命题指导意见、重点院校《教育综合》命题规律进行解读,并对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以王道俊《教育学》教材为主,同时参考了十二校《教育学基础》等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编写;
第三部分以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两本教材为主,同时参考了黄绍箕的《中国教育史》等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编写;
第四部分以张斌贤《外国教育史》为主,同时参考了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等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编写;
第五部分以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为主,同时参考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等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编写。
后四部分对“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中的所有考点进行了详细讲解,特别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本书还精选了与各章节内容紧密相关的考研真题与典型题,并提供详尽答案解析,最新真题更新至2016年。该部分针对性强,解答详尽,条理清晰,对考生复习很有帮助。
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硕士考试大纲解读及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比较分析
第1章 《教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解读
第2章 参考教材、教辅、课程和题库说明
第3章 重点院校《教育综合》命题规律及考研真题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1章 教育学概述
1.1 复习目标
1.2 考点归纳
1.3 名校考研真题
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教育的概念
2.1 复习目标
2.2 考点归纳
2.3 名校考研真题
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1 复习目标
3.2 考点归纳
3.3 名校考研真题
3.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4.1 复习目标
4.2 考点归纳
4.3 名校考研真题
4.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教育目的
5.1 复习目标
5.2 考点归纳
5.3 名校考研真题
5.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教育制度
6.1 复习目标
6.2 考点归纳
6.3 名校考研真题
6.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课 程
7.1 复习目标
7.2 考点归纳
7.3 名校考研真题
7.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教学(上)
8.1 复习目标
8.2 考点归纳
8.3 名校考研真题
8.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教学(下)
9.1 复习目标
9.2 考点归纳
9.3 名校考研真题
9.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德 育
10.1 复习目标
10.2 考点归纳
10.3 名校考研真题
10.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班主任
11.1 复习目标
11.2 考点归纳
11.3 名校考研真题
1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教 师
12.1 复习目标
12.2 考点归纳
12.3 名校考研真题
1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学校管理
13.1 复习目标
13.2 考点归纳
13.3 名校考研真题
13.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部分 中国教育史
第1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1 复习目标
1.2 考点归纳
1.3 名校考研真题
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1 复习目标
2.2 考点归纳
2.3 名校考研真题
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3.1 复习目标
3.2 考点归纳
3.3 名校考研真题
3.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4.1 复习目标
4.2 考点归纳
4.3 名校考研真题
4.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5.1 复习目标
5.2 考点归纳
5.3 名校考研真题
5.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6.1 复习目标
6.2 考点归纳
6.3 名校考研真题
6.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7.1 复习目标
7.2 考点归纳
7.3 名校考研真题
7.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8.1 复习目标
8.2 考点归纳
8.3 名校考研真题
8.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9.1 复习目标
9.2 考点归纳
9.3 名校考研真题
9.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0.1 复习目标
10.2 考点归纳
10.3 名校考研真题
10.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1.1 复习目标
11.2 考点归纳
11.3 名校考研真题
1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2.1 复习目标
12.2 考点归纳
12.3 名校考研真题
1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部分 外国教育史
第1章 古希腊教育
1.1 复习目标
1.2 考点归纳
1.3 名校考研真题
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古罗马教育
2.1 复习目标
2.2 考点归纳
2.3 名校考研真题
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3.1 复习目标
3.2 考点归纳
3.3 名校考研真题
3.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1 复习目标
4.2 考点归纳
4.3 名校考研真题
4.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5.1 复习目标
5.2 考点归纳
5.3 名校考研真题
5.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6.1 复习目标
6.2 考点归纳
6.3 名校考研真题
6.4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7.1 复习目标
7.2 考点归纳
7.3 名校考研真题
7.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1 复习目标
1.2 考点归纳
1.3 名校考研真题
1.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 复习目标
2.2 考点归纳
2.3 名校考研真题
2.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学习及其理论
3.1 复习目标
3.2 考点归纳
3.3 名校考研真题
3.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学习动机
4.1 复习目标
4.2 考点归纳
4.3 名校考研真题
4.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知识的学习
5.1 复习目标
5.2 考点归纳
5.3 名校考研真题
5.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技能的形成
6.1 复习目标
6.2 考点归纳
6.3 名校考研真题
6.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7.1 复习目标
7.2 考点归纳
7.3 名校考研真题
7.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8.1 复习目标
8.2 考点归纳
8.3 名校考研真题
8.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9.1 复习目标
9.2 考点归纳
9.3 名校考研真题
9.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0.1 复习目标
10.2 考点归纳
10.3 名校考研真题
10.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教育硕士考试大纲解读及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比较分析
《教育综合》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 M)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本部分通过解读《教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重点院校《教育综合》命题规律及比较分析全国各院校考研真题,引导考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备考方向,并为考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备考方案,帮助考生成功迈出《教育综合》备考的第一步。
第1章《教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解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为《教育综合》,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部分内容,主要测试考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商议结果,制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其具体内容如下:
—、考试性质
《教育综合》是教育硕士(Ed. 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教育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应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教育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教育专业人才。
二、考查目标
《教育综合》是教育硕士(Ed. 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教育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应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教育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教育专业人才。
二、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于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2.测试考生对于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外历史上的教育现象的能力。
3.测试考生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的了解程度,以及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概念的界定
3.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概述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4.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5.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