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树桂环境化学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参考书教材网课视频

本书是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大气圈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于(  )差异而引起的。[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研]


A.温度


B.风压


C.湿度


D.密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大气圈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异而引起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2随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率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


A.Γ>0


B.Γ=0


C.Γ<0


D.无法判断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对流层中,一般而言,Γ>0,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当Γ=0时,称为等温气层;当Γ<0时,称为逆温气层。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3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研]


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有云和有风都能减弱逆温,如风速超过2~3m/s时,辐射逆温就不易形成。当白天地面受日照而升温时,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随之而升高,夜晚地面由于向外辐射而冷却,便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由于上面的空气比下面的空气冷却慢,结果就形成逆温现象。


4(  )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稀释和扩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北大学2015年研]


A.大气稳定度


B.风


C.湍流


D.浓度梯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风速的大小和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大小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污染物体积分数产生影响,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稀释和扩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湍流可以使污染物在以下方向上发生扩散(  )。[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


A.垂直方向上


B.水平方向上


C.浓度梯度上


D.任何方向上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6关于自由基不正确的是(  )。[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


A.具有未成对电子


B.通常具有高的反应活性


C.在平流层的存在时间比对流层长


D.只有通过光吸收才可以产生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自由基产生的方法很多,包括热裂解法、光解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和诱导分解法等。在大气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光解是产生自由基的最重要的方法。许多物质在波长适当的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下,都可以发生键的均裂,生成自由基。


7要使最弱键能为426.4kJ/mol的化合物发生光解离反应,波长λ应满足的条件为(  )。(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J·S,光速为3×108m/s,阿伏加得罗常数为6.022×1023)。[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


A.≤280nm


B.≥280nm


C.≥360nm


D.≤170nm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L=N/n=6.022×1023,E=426.4×103/6.022×1023。


质能方程E=hv(频率)=hc/波长


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h=6.626×10-34J/s;c为光速,3×108m/s。


λ=hc/E=6.626×10-34×3×108/[426.4×103/(6.022×1023)]≈281nm。波长越大,能量越小,所以波长至多等于281nm。故选项A最接近。


8某化学键的键能为220kJ/mol,则照射波长至少在(  )以下,才能引起光化学解离。(普朗克常数h,6.626×10-34焦/秒·摩,光速C,3.0×1010cm/s,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023/摩尔)[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


A.340nm


B.440nm


C.540nm


D.640n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L=N/n=6.022×1023,E=220×103/6.022×1023。


质能方程E=hv(频率)=hc/波长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h=6.626×10-34 J/s;c为光速,3×108m/s。


λ=hc/E=6.626×10-34×3×108/[220×103/(6.022×1023)]≈544nm。波长越大,能量越小,所以波长至少在542nm。故选项C最接近。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