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中央财经大学 2018 研】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从现象上看,工人好像是出卖劳动,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实质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并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马克思说:“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


2. 实行等价交换的商品必须是有形的具体劳动的商品。【西南财经大学 2017 研】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因此,实行等价交换的商品只要在价值量上相同,包含相同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可,并不一定要是有形的商品,也可以是无形的商品。


3. 垄断组织的本质是扩大资本规模,提高竞争力。【西南财经大学 2017 研】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以保证获得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


(1)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通过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是在自由竟争中成长起来的。在自由竟争条件下,生产分散于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为数众多,难于达成协定,即使它们当中许多单位联合起来,其产品生产和流通在本部门内的比重也难以大到能够进行操纵的程度。而在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生产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这些少数大公司就完全可能成立协定,控制某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牟取高额利润。


(2) 这类公司结成垄断的必要性在于:①生产集中使大公同生产极度膨胀,结果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利润下降,为了保持和扩大利润,就必须结成垄断组织以调节生产。②大公司规模巨大,资本雄厚,其他中小企业难以与其较量,同时部门间资本的转移也受到资本量和需求量的限制,这些都会使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形成垄断趋势。③大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会对势均力敌的対手造成损害,为了避兔两败俱伤,就会产生谋求暂时妥协、达成垄断协定的必要。


(3) 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①垄断资本对雇劳动者的剥削。②垄断资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的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③垄断企业通过向非垄断企业低价购买产品和高价销售自己产品的途径,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同时,也通过同样的方法剥削城多小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把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和消费者的收入的一部分搜取过来成为垄断利润的一部分。④垄断组织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把国家所支配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⑤②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对外贸易,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高额垄断利润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也反映了垄断企业占有非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的关系。


……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