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考研真题答案 含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2)脆性破坏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因此,在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一切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

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对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哪几种?

答: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对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3号钢)、Q345钢(16Mn钢)、Q390钢(15MnV钢)和新品种Q420钢(15MnVN)四种。

17.普通螺栓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于受剪连接?

答:普通螺栓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于受剪连接:

(1)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次要连接;

(2)承受静力荷载的可拆卸结构的连接;

(3)临时固定构件用的安装连接。

18.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哪两种?它们分别是如何传递外力的?其特点和适用如何? 

答:高强度螺栓连接可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两种。

(1)摩擦型连接

外力仅依靠部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其特点是连接紧密,变形小,传力可靠,疲劳性能好,主要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

(2)承压型连接

起初由摩擦传力,后期同普通螺栓连接一样,依靠杆和螺孔之间的抗剪和承压来传力。其连接承载力一般比摩擦型连接高,可节约钢材。但在摩擦力被克服后变形较大,故仅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

19.屋架杆件的受力特点如何?

答:屋架杆件的受力特点:

(1)上弦杆一般为受压杆件,当有节间荷载时为压弯构件。

(2)下弦杆为受拉杆件,当有节间载荷时为拉弯构件。

(3)腹杆为轴心受拉杆件或轴心受压杆件。

20.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链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2)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的构件;

(3)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21.框架梁、柱的构造措施应考虑哪些内容? 

答:(1)框架梁的构造措施应考虑的内容:梁截面尺寸,梁的配筋率,梁的箍筋,梁内纵筋锚固。

(2)框架柱的构造措施应考虑的内容:柱截面尺寸,轴压比限值,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的箍筋要求。

22.地下室防潮处理的构造做法是怎样的? 

答:地下室防潮处理的构造做法通常是:

(1)在地下室墙体外表面抹20mm厚的l:2防水砂浆,地下室墙体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

(2)在地下室地坪及首层地坪分设两道墙体水平防潮层,地下室墙体外侧周边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23.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位置是什么?

答:(1)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的作用是从竖向加强楼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变形能力。

(2)构造柱的设置位置

构造柱主要设在在外墙转角以及内外墙交接处。

24.楼梯中间平台宽度、栏杆扶手高度和楼梯净空高度各有什么规定?

答:(1)楼梯中间平台宽度

其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并且不小于1.Im。

(2)栏杆扶手高度

室内楼梯一般不宜小于900m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室外楼梯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供儿童使用的楼梯应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

(3)楼梯净空高度

民用建筑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应不小于2m,楼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m。

25.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通常在哪些部位设置分格缝?

答:(1)刚性防水屋面设置分格缝的目的在于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2)通常设置在温度变形允许的范围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如屋面转折处、现浇屋面板与预制屋面板的交接处、泛水与立墙交接处等部位。

26.屋顶排水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其特点分别是: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这种做法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易污染墙面。无组织排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高度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这种排水方式具有不妨碍人行交通、不易溅湿墙面的优点,但构造较复杂,造价相对较高。有组织排水方案又可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基本形式,常用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檐沟外排水三种:

27.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能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单独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1)单独基础

单独基础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地基承载力不低于80kPa;

(2)墙下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用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偏低时;

(3)片筏基础

片筏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时;

(5)桩基础

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桩基础形式。

28.圈梁和过梁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在构造设置上有何主要的区别?

答:(1)圈梁的作用

圈梁,又称腰箍,是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其作用是增强楼层平面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并与构造柱组合在一起形成骨架,提高抗震能力。

(2)过梁的作用

过梁是用来支撑墙体洞口上部砌体和楼板层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而在在门窗洞口上设置的横梁。

(3)圈梁和过梁在构造设置上的区别

在设置时,圈梁必须连续封闭,如遇门窗洞口,可增设附加圈梁;而过梁可以分段设置,根据过梁的类型满足一定跨度要求,圈梁可以兼做过梁。

2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

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板式和梁板式楼梯两种,其特点分别是:

(1)板式楼梯的特点

梯段的底面平整、美观,也便于装饰。适用于荷载较小、建筑层高较小(建筑层高对梯段长度有直接影响)的情况,如住宅、宿舍建筑。

(2)梁板式楼梯的特点

由踏步板、楼梯斜梁、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荷载或梯段跨度较大时使用较经济,但支模和施工较复杂。

30.柔性防水屋面中,设置隔汽层的目的是什么?隔汽层一般做法是什么?

答:(1)柔性防水屋面设置隔汽层的目的

柔性防水屋面中,设置隔汽层是防止室内水蒸气渗入保温层,使保温层受潮,降低保温效果。

(2)隔汽层的一般做法

隔汽层一般做法是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两道作结合层,结合层上做一毡二油或两道热沥青。

31.木门窗框的安装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木门窗框的安装有立口法与塞口法两种,其优缺点分别是:

(1)立口法

①优点

当墙砌到窗洞口高度时,先安装门窗框,再砌墙。优点:窗框与墙体结合紧密、牢固。

②缺点

墙体施工与框的安装互相影响,窗框及临时支撑易被碰撞,有时还会产生移位或破损。

(2)塞口法

①优点

砌墙时先预留出窗洞口,然后再安装窗框。墙体施工与门窗安装分开进行,可避免相互干扰。

②缺点

墙体与窗框之间的缝隙较大。

32.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何措施提高防水性能?

答: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提高防水性能的措施是:

(1)骨料级配混凝土

采用不同粒经的骨料进行级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不密实而出现的渗水通路,提高防水性能。

(2)外加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加入加气剂或密实剂以提高抗渗性能。

33.变形缝有哪几种形式?在设置时三者有何一般要求?

答: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形式,它们的设置要求分别是:

(1)伸缩缝

伸缩缝要求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分开。

(2)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的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沉降缝两侧应各有基础和墙体,以满足沉降和伸缩的双重需要。

(3)防震缝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基础可不断开,但平面较复杂或结构需要时也可断开。防震缝一般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但当地震区需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通常情况下,伸缩缝的缝宽最小,防震缝最大。

34.墙体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墙体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满足热工方面(保温、隔热、防止产生凝结水)的要求;

(3)满足隔声的要求;

(4)满足防火的要求:

(5)满足防潮、防水的要求;

(6)满足经济和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35.建筑平面图的外部尺寸是如何标注的?

答:建筑平面图的外部一般标注三道尺寸,分别是:

(1)总尺寸

最外一道尺寸为总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长、总宽,即从一端外墙皮到另一端外墙皮的尺寸。

(2)定位尺寸

中间一道尺寸为定位尺寸,表示轴线尺寸,即房间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在民用建筑中,对常用的矩形平面房间来说,房间的平面尺寸一般不用长宽而用开间和进深来表示。开间也叫面宽或面阔,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占的宽度,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叫进深。

(3)细部尺寸

最里一道为细部尺寸,表示各细部的位置及大小,如外墙门窗的大小及与轴线的平面关系。

36.建筑物哪些情况应设置沉降缝?

答:建筑物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

(1)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

(2)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3)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致的情况;

(4)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

(5)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毗连处。

37.室外台阶如何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答:室外台阶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尺寸方法如下:

(1)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每边至少宽出500mm。

(2)室外台阶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Om。

(3)台阶面层标高应比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低10mm左右,并向外作1%~2%的坡度。

(4)室外台阶踏步的踏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踢面高度不宜大于150mm。

(5)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38.梁板式楼板主、次梁的布置原则有哪些?

答:梁板式楼板主、次梁的布置原则分别是:

(1)梁板式楼板主梁和次梁的布置应整齐有规律,并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房间的大小形状及荷载作用情况等。一般主梁沿房间短跨方向布置,次梁则垂直于主梁布置。对短跨度不大的房间,也可以只沿房间短跨方向布置一种梁。

(2)梁的布置应考虑经济合理性,一般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主梁的高度为跨度的1/14~1/8,主梁的宽度为高度的1/3~1/2。主梁的间距即为次梁的跨度,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6m,次梁的高度为跨度的1/18~1/12,次梁的宽度为高度的1/3~1/2。次梁的间距即为板的跨度,一般为1.7~2.7m,板的厚度一般为80~100mm。

39.建筑平面图指的是什么,其有何用途?

答:(1)建筑平面图是一幢建筑的水平剖面图。假想用一水平的剖切平面,沿着房屋门窗洞口的位置,将房屋水平切开,移走上部分,作出切面以下部分的水平投影图,即为建筑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的用途是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室内装修、安装设备及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的重要依据。

40.确定楼梯平台宽度时,都有哪些要求?

答:平台宽度分为中间平台宽度和楼层平台宽度。

(1)中间平台宽度

对于平行和折行多跑等类型楼梯,其转向后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度,并且不小于1.Ima以保证通行顺畅和搬运家具设备的方便。对于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宽度可不受此限。医院建筑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其中间平台宽度不小于1800mm。

(2)楼层平台宽度

楼层平台宽度,应比中间平台宽度更宽松一些,以利于人流分配和停留。对于开敞式楼梯间,楼层平台同走廊连在一起,一般可使梯段的起步点自走廊边线后退一段距离(≥500mm)即可。

41.建筑构造遮阳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如何?

答:遮阳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四种: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和挡板式。

(1)水平式

水平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大,从窗上方照射的阳光,适于南向及接近南向的窗口。

(2)垂直式

垂直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小,从窗两侧斜射的阳光,适用于东、西及接近东、西朝向的窗口。

(3)综合式

综合式包含有水平及垂直遮阳,能遮挡窗上方及左右两侧的阳光,故适用南、东南、西南及其附近朝向的窗口。

(4)挡板式

挡板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射窗口的阳光,适于东、西向的窗口。

42.建筑墙体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答:建筑墙体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承重

承受建筑物屋顶、楼层、人和设备的荷载,以及墙体自重、风荷载、地震作用;

(2)维护

抵御风、霜、雪、雨的侵蚀,防止太阳辐射和噪声干扰等;

(3)分隔

墙体可以把房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或小房间。

(4)装饰

墙体还是建筑装修的重要部分,墙面装饰对整个建筑物的装饰效果影响很大。

43.什么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其有何特点?

答:(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含义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施工现场经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工序,再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而成型的楼板结构。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

由于楼板为整体浇筑成型,因此,结构的整体性强、刚度好,有利于抗震,但现场湿作业量大,施工速度较慢,施工工期较长,主要适用于平面布置不规则,尺寸不符合模数要求或管道穿越较多的楼面,以及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

44.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其意义是什么?

答: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如下:

(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

建筑物应尽量建造在地基承载力较高且均匀的土层上,如岩石、坚硬土层等。地基土质应均匀,否则会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严重时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之一,它承受着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是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建筑物荷载可靠的传递。因基础埋于地下,房屋建成后检查与维修困难,所以在选择基础材料与结构形式时,应考虑其耐久性。

(3)经济技术要求

基础工程造价约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20%~40%,降低基础工程造价是减少建设总投资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设计时尽量选择土质好的地段、优先选用地方材料、合理的构造形式、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以降低消耗,节约成本。

45.半砖隔墙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答:半砖墙的构造要求有以下几点:

(1)半砖隔墙构造上要求隔墙与承重墙或柱之间连接牢固,一般沿高度每隔500mm砌入2+4的通长钢筋,还应沿隔墙高度每隔1200mm设一道30mm厚水泥砂浆层,内放2+6拉结钢筋。

(2)为了保证隔墙不承重,在隔墙顶部与楼板相接处,应将砖斜砌一皮,或留出约30mm的空隙,再用并塞木楔打紧,然后用砂浆填缝,以预防上部结构变形时对隔墙产生挤压破坏。隔墙上有门时,需预埋防腐木砖、铁件,或将带有木楔的混凝土预制块砌人隔墙中,以便固定门框。

46.抹灰时为何要分层操作?普通装修各层的厚度如何,作用如何?

答:(1)抹灰时分层操作的原因是为保证抹灰牢固、平整、颜色均匀和面层不开裂脱落,施工时须分层操作,且每层不宜抹得太厚,外墙抹灰一般在20mm~25mm,内墙抹灰在15mm~20mm。

(2)普通标准的装修,抹灰由底层和面层组成。采用分层构造可使裂缝减少,表面平整光滑。底层厚10m~15mm,主要起粘接和初步找平作用。施工上称刮糙;中层厚5mm~12mm,主要起进一步找平作用;面层抹灰又称罩画厚,3mm~5mm,主要作用是表面平整、光洁、美观,以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

47.通常情况下,如何确定楼梯梯段的尺度?


关键词:建筑学考研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