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真题复习资料
重庆三峡学院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科目代码 440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8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 1.新闻学概论 约 35 分; 2.传播学 约 40 分; 3.中外新闻史 约 40 分; 4.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约 35 分。 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共 40 分; 2.简答题共 60 分; 3.论述题共 50 分。 考试目标 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学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 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和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四门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课程,测 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新闻学概念,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网络与新媒体 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主要考察考生新闻学、传播学、 新闻史和新媒体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素养,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家国情怀、 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奠定基础。第一部分:新闻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新闻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 2.理解大众传播的媒介职能、新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 3.能运用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和解释新闻现象。 二、考查内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新闻本源; 3.新闻真实; 4.新闻价值; 5.新闻媒体; 6.新闻事业; 7.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8.新闻宣传; 9.新闻舆论导向; 10.新闻出版自由;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第二部分:传播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世界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 2.从传播学的传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效果及传播技术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3.能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分析和解释传播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 法,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 二、考查内容 1.传播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传播的概念、特点、革命、分类、模式、功能和原则; 3.传播者;4.传播与信息; 5.传播与符号; 6.传播媒介的概念、特点、类型和重要理论; 7.传播技巧的概念、特点、运用和技巧; 8.受众; 9.传播环境; 10.传播效果。 第三部分:中外新闻传播史 一、考查目标 1.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历史的基本事实。 2.掌握中外新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3.能运用新闻传播史知识分析和解释当今新闻传播事业的某些现象、问题。 二、考查内容 1.新闻传播的起源; 2.近代报刊的萌芽,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及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3.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 4.大众化报刊的勃兴与独立报刊的崛起; 5.中国近代报业发展情况; 6.无产阶级报刊事业的兴起、发展及其理论; 7.报业垄断的背景、结果与评价; 8.广播发明与广播事业大发展; 9.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的确立; 10.20 世纪的战争与新闻传播; 11.20 世纪的新闻传播思潮 12.电视发明与四种电视事业体制; 13.战后发达国家的新闻事业的调整与电视私有化; 14.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 15.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一、考查目标 1.了解国内外网络与新媒体的最新进展、最新研究和网络传播现象。 2. 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 3.运用网络与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释网络传播现象。 二、考查内容 1.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 2.从受众到用户;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4.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生产; 5.互联网与民主政治建设; 6.互联网与网络舆论; 7.互联网与新意见领袖; 8.互联网与社会思潮; 9.互联网与文化; 10.互联网时代的精准营销; 11.网络媒体的经营; 12.世界各国对互联网的管理。 参考书目 1.《新闻学概论》(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 出版社,2020 版。 2.《传播学》(第三版),邵培仁,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版。 3.《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版。 4.《网络新媒体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2019 版。 备注
<< 上一篇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