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复习资料pdf

第6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建筑

一、填空题

1.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______。

【答案】新艺术运动查看答案

2.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______,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答案】有机功能主义查看答案

3.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并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的建筑师是______,其属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

【答案】沙利文查看答案

4.20世纪初荷兰 De Stijl 风格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乌德勒支住宅查看答案

5.1980~1986年建成的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是______(西班牙)。

【答案】拉斐尔·莫尼欧查看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其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奇特的建筑形象,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的20世纪初的建筑师及其代表作是(  )。

A.韦布(Philip Webb),红屋(Red House)

B.高迪(Antonio Gaudi),米拉公寓(Casa Mila)

C.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爱因斯坦天文台(Einstein Tower)

D.路斯(Adolf Loos),斯坦纳住宅(Steiner House)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开始于1880年,在1890到1910年达到高峰期。在建筑艺术形式探新中,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的艺术形式渗透到三度的建筑空间去,还吸取了伊斯兰建筑的韵味,结合自然的形式,独创了自己具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最典型例子就是高迪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2.对下述赖特设计的建筑按年代的先后排序(  )。

Ⅰ.流水别墅;Ⅱ.古根海姆博物馆;Ⅲ.罗比住宅;Ⅳ.西塔里埃森

A.Ⅰ、Ⅲ、Ⅱ、Ⅳ

B.Ⅰ、Ⅲ、Ⅳ、Ⅱ

C.Ⅲ、Ⅰ、Ⅳ、Ⅱ

D.Ⅲ、Ⅳ、Ⅰ、Ⅱ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①20世纪初,赖特在芝加哥城郊的森林地区或湖滨建造了富有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罗比住宅是修建于1908年的在草原式住宅的基础上设计的城市住宅的一例。②1936年,赖特在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地形起伏、林木繁盛的郊区,为匹茨堡百货公司老板考夫曼设计的别墅,因位于一条溪水、瀑布的上方,构思巧妙,而被称为“流水别墅”。③1938年起,赖特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附近沙漠上修建了一处冬季使用的总部,称为“西塔里埃森”。④1959年建成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赖特为纽约设计的唯一建筑,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和可识别性。

3.以下哪位建筑师不属于“维也纳分离派”?(  )

A.奥尔布里希

B.麦金托什

C.瓦格纳

D.霍夫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维也纳分离派是产生于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所以便自称为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其代表人物有奥尔布里希、瓦格纳、霍夫曼、克里姆特和埃贡·席勒。而麦金托什是英国近代格拉斯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4.建筑探新运动的先驱人物贝伦斯是哪个设计流派的代表人物?(  )

A.工艺美术运动

B.维也纳学派

C.国际构成主义派

D.德意志制造联盟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德意志制造联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建筑领域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德国的第一个设计组织,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A项,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代表人物,还有如设计田园式“红屋”的魏布等。B项,维也纳学派产生自奥地利,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C项,国际构成主义派产生于俄国,以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为代表作品。

5.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马赛公寓在住宅形式上属于(  )。

A.内廊式住宅

B.内廊跃层式住宅

C.外廊跃层式住宅

D.外廊式住宅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法国马赛公寓在住宅形式上属于内廊跃层式住宅。马赛公寓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地面层是敞开的柱墩,上面有17层,其中1~6层和9~17层是居住层,可住337户1600人。这里有23种适合各种类型住户的单元,从单身汉到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都可找到合适的住房。大部分住户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有独用小楼梯上下联接;每三层只需设一条公共走道,节省了交通面积。

6.关于20世纪前期国外发展的卫星城镇,以下叙述哪项有误?(  )

A.从发展过程划分为卧城、半独立卫星城及全独立新城三种模式

B.其规模由小变大

C.新城可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有完整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设施

D.新城的代表为二战前建设的瑞典的魏林比(Vallinby)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卫星城从卧城发展为半独立城区,继而发展为完全独立的新城。沙里宁在赫尔辛基和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区规划建设了一些半独立式的第二代卫星城,如魏林比卫星城,除居住外还设有少量工业和服务设施,部分居民可就地工作。新城可容纳的人口规模由5万~8万人,扩大到25万~40万人。新城为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和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减少了对母城的依赖。

7.城市设计实践始于(  )。

A.20世纪初

B.19世纪

C.14世纪

D.公元纪元之初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于1933年制定《雅典宪章》,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名词解释

1.红屋

答:红屋是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之一,位于英国伦敦郊区肯特郡,是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红砖表面没有任何装饰,颇具田园风情。由魏布设计,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将材料、功能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2.彼得·贝伦斯

答: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工业产品与建筑设计的开创性人物。贝伦斯的代表性作品是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设计的系列工业产品与建筑,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进行的形象设计也是世界上企业形象设计的开端。他从实用性出发,禀承功能主义的立场,使用现代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设计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与工业产品,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3.AEG涡轮工厂

答:AEG涡轮工厂是早期现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位于德国柏林。其车间由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完成。这座工厂平面为矩形,主体采用钢架结构,顶部采用大跨度钢架的三铰拱结构支撑,配合大面积的玻璃窗。这座现代风格的建筑从实用性出发,没有任何冗余的装饰,只有两边折线形的山墙面和转角处的粗石墙面,似乎还带有一丝古典建筑的遗风,但仍是第一座明确表明了现代建筑概念的作品。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一位美国本土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仅建成的就有约400处。赖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住宅建筑,而且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变化明显。赖特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在他的第一本建筑理论著作《机器的工艺美术运动》提出了“有机建筑理论”。赖特的代表作品有“草原式住宅”,东京帝国大厦、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

5.罗比住宅

答:罗比住宅是由赖特于1908年在芝加哥设计完成。罗比住宅是草原式的住宅在城市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罗比住宅平面约呈长方形,是一座横长的二层建筑,并通过向外伸展的水平阳台和花台、出挑很深的檐部和平缓的屋顶,加强了建筑的这种横向的稳定状态。在罗比住宅中,赖特使用了传统的砖墙面和石材顶部,但也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门窗,建筑内部也是最先进的现代设施,创造了新的住宅模式,同时也打破了现代建筑单纯的建筑形式。

四、简答题

1.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何年代?主要代表作和建筑风格是什么?

答:(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它赞扬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与成品的情感交流与自然材料的美,在建筑上主张迁到城郊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这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的社会与文艺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威廉·莫里斯。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广泛影响了欧洲大陆的部分国家。工艺美术运动是当时对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并为之后的设计运动奠定了基础。

(2)代表作品及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是魏布设计的“红屋”,其建筑风格如下:

①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②在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各种古典的复兴风格;

③提倡中世纪时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

④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的趋势;

⑤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2.新艺术运动发生于什么年代?各国的特点?代表作有那些?

答:(1)新艺术运动发生年代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是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它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等都受到影响,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各国特点及代表作

①比利时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用铁来作装饰。其代表建筑是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②德国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主要据点在慕尼黑。代表作是奥尔布里希设计的路德维希展览馆。它的外观简洁,窗户很大,主要入口是一个布满了植物图案的装饰,反映了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③英国

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作是麦金托市设计的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部分,反映了建筑功能同新艺术造型手法上的有机联系,当时的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也受到他的影响。

④西班牙

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的代表作是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巴塞罗那米拉公寓。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塑性艺术渗透到建筑的三度空间内,还吸取了东方伊斯兰的韵味和欧洲哥特式建筑结构的特点,再结合自然的形式,精心地独创了他自己的具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

3.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和法古斯工厂是谁的作品,主要风格是什么?

答:(1)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①设计者

通用电气公司(AEG)透平机车间由建筑师P·贝伦斯于1908年设计,坐落在德国柏林。它标志着建筑师与工业界有意识地合作,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

②风格特点

厂房结构采用大型门式钢架,钢架顶部呈多边形。但经过贝伦斯的处理,透平机工厂的端部又带有纪念性建筑古典庄重的气派,是一座既合理又富有表现力的工厂建筑。

(2)法古斯工厂

①设计者

法古斯工厂是由瓦尔特·格罗皮厄斯与A·迈尔于1911年设计的,位于下萨克森州莱纳河畔的阿尔费尔德,直至今日,这些功能区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②风格特点

法古斯工厂的主要风格表现为:

a.非对称的构图;

b.简洁整齐的墙面;

c.没有挑檐的平屋顶;

d.大面积的玻璃墙;

e.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处理。

这些手法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致,符合玻璃和金属的特性,也适合实用性建筑的功能需要,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美。

4.芝加哥学派的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有哪些?提出什么口号?

答: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其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1893年。

(1)芝加哥学派的风格

①在建筑设计方面,它突出功能的主要地位,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②在建筑造型方面,它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其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③在工程技术方面,它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强调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的特点。

(2)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他的理论与实践使当时致力于探索高层建筑设计的芝加哥进步工程师与建筑师足以称为芝加哥学派。他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生于波士顿。在美国现代建筑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3)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作

布法罗大厦,马凯特大厦,CPS百货公司,里莱斯大厦,马歇尔百货商店,莱特尔大厦。

(4)芝加哥学派的口号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

5.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主要建筑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主要建筑有埃菲尔铁塔、机械馆,它们各具特点:

(1)埃菲尔铁塔

①概况

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建成,因其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而得名。其位于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埃菲尔铁塔作为巴黎城市地标之一,是巴黎最高建筑物。

②特点

埃菲尔铁塔高达328米,内部设有4部水利升降机,由多个分散的钢铁构件组成,每个部件都严格编号,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设计精确合理。

(2)机械馆

①概况

机械馆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结构和施工技术,采用钢制三铰拱,跨度达到115米。陈列馆共有20榀这样的钢拱,形成宽115米、长420米,内部毫无阻挡的庞大室内空间。钢制三铰拱最大截面高3.5米,宽0.75米,而这些庞然大物越接近地面越窄,在与地面相接处几乎缩小为一点,每点集中压力有120吨。

②特点

机械馆是一座空前未有的大跨度结构,刷新了世界建筑在跨度上的记录。其主要结构由20个构架所组成,四壁与屋顶全为大片玻璃,陈列馆的墙和屋面大部分是玻璃,是继伦敦水晶宫之后又一次造出的使人惊异的建筑内部空间。

6.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什么是分离派?

答: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瓦格纳

①瓦格纳是维也纳学院的教授,原倾向于古典建筑,后来在工业时代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新的建筑观点。1895年他发表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但是他也主张对现有的建筑形式进行“净化”,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

②瓦格纳的代表作品是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和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

(2)分离派

维也纳学派中的一部分人员成立了分离派,宣称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主张造型简约,尝试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但不同于新艺术派,他们的装饰主题常用直线,使建筑造型走向简单的道路。

7.芝加哥学派的最主要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它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1)主要人物

其最主要的人物是沙利文,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

(2)主要观点

①突出了建筑功能并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惊人口号。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就是规律”,那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②沙利文对建筑的结论是,要给每一个建筑物一个合适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

③他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内而外,应按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使形式与功能一致。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

8.哪座建筑被称为“欧洲第一座现代建筑”?设计者是谁? 

答:(1)“欧洲第一座现代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称为“欧洲第一座现代建筑”。

(2)设计者

建筑师贝伦斯设计。1908年德国著名建筑师贝伦斯(1868~1940)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透平机(即涡轮机)工厂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建筑师与工业界有意识地合作,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这座透平机工厂的主要厂房位于城市街道转角处。厂房结构采用大型门式钢架,钢架顶部呈多边形。但经过贝伦斯的处理,透平机工厂的端部又带有纪念性建筑古典庄重的气派,成为一座既合理又富有表现力的工厂建筑。

9.帝国饭店与西塔里埃森有何不同风格?

答:帝国饭店与西塔里埃森都是赖特设计的,但两者的风格并不相同:

(1)帝国饭店

帝国饭店位于日本东京,是赖特于1915年设计的。

①该建筑这是一个层数不高,平面大体为H形,有许多内部庭院。建筑的墙面是砖砌的,用了大量的石刻装饰,使建筑显得复杂热闹。

②帝国饭店从建筑风格来说它是西方和日本的混合,而在装饰图案中同时又夹有墨西哥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这种混合的建筑风格在美国太平洋岸的一些地区原来就出现过,而在装饰图案中同时又夹有墨西哥马雅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并采取了一些新的抗震措施。

(2)西塔里埃森

①赖特于1911年在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建造了一处居住和工作的总部,起名“塔里埃森”。1938年起,他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附近的沙漠上又修建了一处冬季使用的总部,称为“西塔里埃森”。

②西塔里埃森是一组不拘形式的、充满野趣的建筑群。它同当地的自然景物倒很匹配,给人的印象是建筑物本身好像沙漠里的植物,也是从那块土地中长出来的。西塔里森呈45°倾斜的混凝土结构则是以当地的巨大园石头为骨料 ,加上木屋架和帆布蓬的有机结合体,使得该建筑与亚利桑那沙漠融为一体。

五、论述题

1.试对赖特的建筑思想与代表性作品作一评述。

答:赖特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1)赖特的建筑思想

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作有机的建筑,或“自然的建筑”,他认为自然界是有机的,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房屋应当像地面的植物一样;他又认为有机建筑即是真实的建筑。他厌恶把建筑弄成机器般的东西,这与勒·柯比西埃和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

(2)赖特的代表性作品

①拉金公司办公楼

a.拉金公司大楼建于1904年,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市,于1950年被拆除,是一座砖墙面的多层办公楼。

b.在外形上,赖特完全摒弃传统的建筑样式,以清水砖墙为主,重点装饰很少,檐口只有一道简单的凸线。

c.房子的入口处理打破老一套的构图手法,不在立面中央,而是放到侧面凹进的地方。

d.楼梯间布置在四角,入口门厅和厕所等布置在突出于主体之外的一个建筑体量之内,中间是整块的办公面积。

e.中心部分是5层高的采光天井,上面有玻璃顶棚,这是一个适合于办公的实用建筑。

f.1911年在德国出版了赖特的建筑图集—《瓦斯牟什卷》,对欧洲正在酝酿中的新建筑运动产生了促进作用。

②东京帝国饭店

a.东京帝国饭店是一个层数不高的豪华饭店,平面大体为H形,有许多内部庭院。建筑的墙面是砖砌的,但是用了大量的石刻装饰,使建筑显得复杂热闹。

b.建筑风格来说它是西方和日本的混合,而在装饰图案中同时又夹有墨西哥马雅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

c.赖特和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采取了一些新的抗震措施,庭院中的水池考虑到可以兼作消防水源之用。

③流水别墅

a.流水别墅在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的郊区,地形起伏,林木繁盛,在那里,一条溪水从峻岩上跌落下来,形成一个瀑布,赖特就把别墅建造在这个瀑布的上方。

b.别墅高的地方有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c.每一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墙好像一个个托盘,支承在墙和柱墩上。

d.各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地悬伸出来。

e.有的地方用石墙和玻璃围起来,就形成不同形状的室内空间,有的角落比较封闭,有的比较开敞。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考研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