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考研怎么复习?

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1. 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增长是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

 4.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

 5.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6.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

第二节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1.供给因素:①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②提供劳动力的人口、③技术进步、④资金供应状况

   (包括国内资金供应和外来投资)、⑤商品供应状况、⑥环境因素(国内和国际的政治、

   经济、法律等环境)⑦其他(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

2.需求因素: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总量、结构)和投资需求

3.国际贸易: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进口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

4.国际投资:①外国企业之间决定生产②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

   构变化直接影响③外资企业技术创新间接影响

5.其他因素 , 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优化

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 

 内容:

二、产业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一)产业的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以钢铁业为例,前向关联→采购商,后向关联→原材料供应。

(二)产业的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

①回顾效应: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产生的影响。 

②旁侧效应: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 

③前向效应: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型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最终目的: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     

 4.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去的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1.适用于国家级等高级别区域水平;2.重外在轻内涵;3.重高新技术轻创新;4.因果倒置。

1. 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特征:(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高度化机制: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以单个产业部门变动为基础

         衡量产业优势地位标准:1)附加价值高低2)产业产值3)产业关联效应

3.主导产业

  作用:(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形式:(1)市场自发调节 (2)政府积极干预


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标志: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国民经济各部分

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顺利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是国民经济

持续稳定的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内容: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

2.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

3.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

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基准:1.国际基准、2.需求结构基准、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机制:1.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

      2.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考研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